金年会官方体育登录入口

企业文化

韩长赋:新理念推动现代农业新发展

发布 : 综合管理部  | 时间 : 2016-01-04 | 已有人阅读分享 :

      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,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,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,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着力拉长农业这条“四化同步”的短腿,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,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。

  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,是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根本途径,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。近年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取得积极进展,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,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,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。

   对农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要全面、历史、辩证地看,过去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年代,很难顾上资源环境问题。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,人民群众衣食住行问题基本解决了,我们有能力腾出手来注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。

   “十三五”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,各级农业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,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,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,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,真抓实干,主动作为,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发展、再上新台阶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。

 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提出,实现“十三五”时期发展目标,破解发展难题,厚植发展优势,必须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。这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,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,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,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,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,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着力拉长农业这条“四化同步”的短腿,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,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。

   一、坚持创新发展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

   农业是稳民心、安天下的战略产业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现代化的基础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%,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2%,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%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%,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%,这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迈出了坚实步伐。特别是粮食连年增产、农民连年增收,为我们谋划长远发展赢得了主动。但要清醒地认识到,我国农业基础薄弱、质量效益不高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,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,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和弱项。主要表现为:区域布局与资源禀赋条件不尽匹配,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,种养加结合不紧密;科技支撑不足,自主创新能力不强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;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,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,“谁来种地”“如何种地”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;经营规模偏小,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还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,等等。

   “十三五”时期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,根本还是要靠改革创新,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。重点是构建“三大体系”: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在稳定粮食生产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,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,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粮经饲统筹、农牧渔结合、种养加一体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走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。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,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,推进农业信息化,做大做强民族种业,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,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,推动农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。三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,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积极发展土地流转、土地入股、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,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,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、联合与合作为纽带、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。

   二、坚持协调发展,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

  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,是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根本途径,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。近年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取得积极进展,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,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,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。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:农村常住人口仍然多达6.4亿,还有奔波于城乡之间的2.7亿农民工;工农城乡之间资源要素交换不平等,农村土地、资金、高素质劳动力等优质资源过多地流向城市;虽然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,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.33:1缩小到2.92:1,但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,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距还在拉大;城乡公共服务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双轨制,农村教育、医疗、保险等公共服务条件明显落后于城市,等等。

   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们要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,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,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均等化,在以城带乡、以工补农上取得更大进展。一是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,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,推进农民增收“四个轮子”一起转,加强农业产业链、价值链建设,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制度,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,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确保2020年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。二是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,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、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。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,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,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。四是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,特别是要让2.7亿农民工中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优先进城落户,同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集体收益分配权,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。(2016年1月4日中国农机网)

XML 地图